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四虎在线,日本激情网

寒門子弟離北大清華有多遠

2012/04/13 12:48      胡樂樂

  作者:胡樂樂 中國海洋大學

  教育不平等趨勢愈加嚴峻

  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今年第1期刊發(fā)的論文《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52~2002)》披露,上世紀90年代后,北大學生中,干部子女占比呈現(xiàn)上升趨勢,到1997年,該比例達到39.76%,首次超過專業(yè)技術人員子女,更遠超工人和農民階層。

  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春玲研究,進入21世紀后,中國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不平等在加劇,學生家庭背景對學生上大學的影響日漸上升。這種影響,在“985工程”高校要高于普通大學,對“90后”的影響要高于“80后”。這一判斷來自她所主持的一項高等教育公平性研究。李春玲指出,這一現(xiàn)象是反常的。一般而言,隨著教育機會的增多,教育不平等程度會下降。即使沒有下降,也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但中國的現(xiàn)實是,教育不平等趨勢愈加嚴峻。

  這兩項實證研究再次提醒我們,必須高度注意如今我國的精英大學的生源與社會階層流動之間的關系呈現(xiàn)出越來越固化的現(xiàn)象。正如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的精英高等教育并沒有改變社會結構,而只是延續(xù)和強化了既有的社會分層,并且,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領域的不平等有不斷增長的危險趨勢:大學擴招并未降低高等教育機會的階層不平等和城鄉(xiāng)不平等,甚至還擴大了。

  這一問題日趨嚴峻,已引起高層關注。2008年,溫家寶總理說:“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現(xiàn)在不同了,農村學生的比重下降了。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他們上高職、上大學的比重下降了?!彼麨榇松罡型葱摹?009年,《人民日報》報道說,在教育部直屬的高校中,農村生源的比例僅為30%左右,而且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從全國范圍看,農村生源占高校學生的比例則逐年上升,并占到50%以上。這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日漸大眾化,但在精英高等教育中,農村子弟并不占優(yōu)勢,甚至可以說,越來越難擠進精英大學。

  清華大學的老師晉軍經過兩年課堂隨機調查后,描繪出一名清華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務員和教師,每年與父母起碼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國游學的經歷。而清華招辦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曾連續(xù)5年,有79%的國家級貧困縣沒有一個學生進入清華,而在其余21%的國家級貧困縣,絕大多數也只是獲得了一個進入清華園讀書的機會。

  在北大校園里,學者廉思所在的北大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成立了一個“返鄉(xiāng)調查”計劃,以為學生支付回家硬座火車票的方式,鼓勵他們假期回到家鄉(xiāng),完成一篇調研報告。但去年,這個計劃不得不暫停,因為申請經費的學生一直不多,且一年比一年少,去年干脆就沒有了。

  寒門子弟去哪里了?

  那么,擴招后,出身寒門的農村學生主要去哪里了?教育學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的研究顯示,農村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與??圃盒?。以湖北省為例,2002~2007年的5年間,考取專科的農村生源比例從39%提高到62%,以軍事、師范等方向為主的提前批次錄取的比例亦從33%升至57%。而在重點高校,中產家庭、官員、公務員子女則是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人員子女的17倍。

  教育機會的公平一向被認為是提高社會流動性的最重要渠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教授曾在《中國經濟轉型與社會流動性》一文中指出,能否保持合理的高社會流動性,是中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但現(xiàn)實卻是,教育的不公平在加劇,流動性在減弱。他以日本為例指出,日本非常重視基礎教育的平等。日本政府就規(guī)定,全國的學校設施和師資要盡可能統(tǒng)一標準。在東京,最好的小學人均教育經費也不超過最偏遠山區(qū)小學人均教育經費的兩倍。但是,蔡洪濱指出,目前北京等大城市最好的小學和中國偏遠山區(qū)的小學,其硬件設施和財政投入的差距絕對不止20倍。對此,李春玲認為,中國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盡快縮小教育的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階層差異。

  由于我國的大學,包括北大清華等39所“985工程”國家重點大學在內,絕大多數都是公立大學,因此,按照社會公平的大理念,整體上而言,公立大學,特別是北大清華等國家重點大學,生源的各社會階層比例應該呈現(xiàn)出合理的比例,并且最好能體現(xiàn)出教育應該促進社會階層合理流動的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有意無意地阻礙了社會階層的合理流動,造成了社會底層和弱勢群體的子女進入國家重點大學的機會的不平等,甚至強化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精英階層占據國家重點大學。雖然,客觀而言,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不只是北大清華等國家重點大學的招生政策使然的,但是,它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山之石

  大名鼎鼎的牛津、劍橋,均是英國政府的公辦大學,一如我國的北大、清華。一直以來,牛津劍橋被視為貴族和其他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精英的子女的大學。目前,牛津劍橋的學生中,來自貧困階層家庭的孩子不到1%,遭到英國社會、學者和民眾的紛紛指責,要求兩校修改招生錄取政策,為農村、底層和弱勢社會群體的子女創(chuàng)造同等的、公平的入學機會。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在講話中把這稱之為英國的一個國家丑聞。英國政府高等教育部施壓要求牛津劍橋盡快采取措施改善公眾形象。迫于壓力,牛津劍橋改革招生錄取政策,使得問題略微有所改善。

  北大清華作為國家最高學府,雖然需要在招生時堅持優(yōu)異第一,但是,受限于客觀環(huán)境、教育條件和教師水平,農村、底層和社會弱勢群體的子女在綜合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特長技能等上,顯然無法達到城市、中上層和社會強勢群體同輩的程度和水平。那么,如果北大清華秉持人人入學機會平等,且以教育促進社會階層合理流動的話,就著實有必要通過修改招生錄取政策,逐漸提升出身農村、底層和社會弱勢群體的子女占全校學生總數的合理比例。此外,北大清華等還應該每年都定期公布各自生源的詳細數據,自覺接受社會公眾和輿論的監(jiān)督。

  改良已經開始。清華大學去年專門針對國家級貧困縣的考生,制定了自主招生方案“自強計劃”,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所有中學,均可以推薦一名考生參加清華的自主招生,他們一旦獲得了資格確認,將在未來的錄取過程中獲得30~60分的分數優(yōu)惠。中國人民大學“圓夢計劃”每年擬選定50所縣及縣以下生源好、信譽好的中學,獲推薦考生原則上要求成績排名為所在中學的前10%,且家中三代內無大學生的農村戶籍學生,通過了面試的話,如果高考成績達到生源省份一批錄取控制線,將予以錄取。北京大學雖然沒有專門針對貧困地區(qū)或農村生源的自主招生方案,但其新的具有“校長實名推薦制”資質的中學名單中,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地區(qū)、邊遠貧困地區(qū)和少數民族地區(qū)中學的傾斜力度。

  著名法國思想大師、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在其1989年出版的巨著《國家精英》中,深刻揭示出了國家精英與名牌大學之間的復雜關系。世人因此而得知,一個貌似平等的法國社會如何通過教育達到了社會各階層之間本質上的不平等??纯次覈鴩抑攸c大學本科生生源的階層比例,我們就有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警覺、警醒。不然,在無聲無息中,我國的精英高等教育,就會危險地成為社會階層固化的“協(xié)同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