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管理專家河田信老師研究豐田大半輩子。豐田方式的締造者大野耐一和他的團隊成員紛紛離世了?,F(xiàn)在豐田公司存在著如何向豐田人解說、推廣豐田方式的難題。這一難題是如此緊迫,以致于豐田公司向以河田信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投入巨資,讓他們把豐田方式進一步概括以向豐田人推廣。河田信老師面臨著如何從整體上概括豐田方式的難題。地頭力給了他新的啟示。
我與河田信老師形成共識:豐田公司建構在地頭力之上。從單個人的地頭力過渡到組織的地頭力,最為關鍵的因素是要形成一個很強勢的“場”。中國、美國乃至世界上眾多企業(yè)紛紛學習豐田方式,幾十年下來卻少有成功者。關鍵是他們只把豐田方式當作一種工具,當作一種現(xiàn)場管理的操作,而沒有或者也不愿意把它看成文化和體制上的重大變革。只想在原來的體制和文化中,引進豐田方式的活水,結果非但豐田方式無法落地,反而還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以地頭力的視角看豐田方式,要把那些規(guī)模、利潤、效益指標先放到一邊,把公司運營看成一個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提升心智的過程,由此也就涉及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塑。從個人安身立命的結論出發(fā),從做人、做事、做企業(yè)一體的整體思維俯瞰,以及從釋放潛能追求極致的單純化視角這樣3個緯度,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志向:讓千萬人安身立命的使命
“天地之大在哪里安身立命”,這是人類世世代代最原始也最具爆發(fā)力的沖動?,F(xiàn)實中都是淘生活的人,他們更關心自己切實的安身立命之地。豐田佐吉和豐田喜一郎深諳如何激勵每一個人去創(chuàng)造一番事業(yè):唯有跳出個人成功、成名的小圈圈,回歸普世的價值,喚起安身立命這個切實而又高遠的志向,才會持續(xù)引爆激情,頓開智慧。
1929年底,豐田喜一郎帶著父親的囑托走訪歐美,考察歐美汽車巨頭?;貒蟊硎?,他要造出日本人自己的汽車,要成為日本汽車大王。豐田佐吉點點頭又搖搖頭。他告誡兒子,選擇一生的事業(yè),不能只盯住個人目標。豐田佐吉告誡兒子,要站在國家看豐田,要站在地球看豐田。
豐田喜一郎記住了父親的話,他立志用汽車發(fā)明造福人類,把豐田汽車當作一代又一代日本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平臺。人生的大格局帶來了企業(yè)的大格局。我們知道的只是豐田汽車,而實際上豐田財團旗下?lián)碛?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即豐田汽車、豐田自動織機、豐田通商、愛信精機和日本電裝。豐田喜一郎給豐田的定位是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
豐田喜一郎這一脈,50多年不在豐田公司的帥位上,只擁有不到2%的股份,卻得到了豐田公司內(nèi)外的衷心擁戴,以致豐田喜一郎的長孫——豐田章男2009年6月重新執(zhí)掌大政,被日本媒體譽為“大政奉還”。
中國家族企業(yè)之殤一直是中國企業(yè)的頑疾。過去的一年,家族企業(yè)最著名的內(nèi)訌發(fā)生在新鴻基集團,董事局主席郭炳湘遭遇兩個弟弟發(fā)動的“宮廷政變”,理由是醫(yī)生診斷郭炳湘患有“躁狂抑郁癥”。人們往往容易把中國家族企業(yè)之殤歸結為中國人的劣根性。我看,就是人生格局窄了,沒有高遠的志向。
俯瞰:掌握全局的整體思維
一線員工缺乏整體思維,他們愚蠢,能把交給他們的事按照既定的操作規(guī)程做好就成了。這是一般官僚體系中對于一線員工的評價。其實,通常的情況是,官僚體系總是試圖捆綁員工,讓他們沒有左顧右盼的機會,更沒有跳出局部來整體俯瞰操作和業(yè)務的權利。而豐田公司卻能夠賦予員工俯瞰全局的權利。
高遠的使命,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跳出手頭的操作,俯瞰公司所有業(yè)務。豐田佐吉教給兒子的使命,是使每一個人能夠對公司所有的運作有一個整體概念。
員工是流程的創(chuàng)造者、所有者、使用者和維護者。豐田不迷信高管和咨詢公司,所有的流程和操作規(guī)程,由二三十個一線員工聚在一起,為著0.1秒的操作時間節(jié)省,出點子想辦法。而通常的歐美公司和中國公司,員工都是被動的,操作規(guī)程是外生的,有時甚至是權威強加給他們的。
“一個員工在一個崗位上如果一個月內(nèi)沒有提出任何改進意見,他就是偷工資的小偷”。大野耐一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了員工在豐田方式中的地位。而一般中國公司,一線員工絕對是被動接受操作規(guī)程,同時不敢越雷池一步,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稍有偏離,就會被考核扣分。
豐田每個一線員工都是專家,而且他們一專多能?,F(xiàn)場出了問題,不是請技術人員來解決故障了事,而是相鄰環(huán)節(jié)的工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公司鼓勵員工在有事情需要請假時,要自己找工友替換。他們找的工友大多不是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員。同時,工友有需要時,他也足以去頂替。而一般中國公司的員工,相鄰工作崗位可以老死不相往來,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公司每周都有各式各樣的交流會,使員工想知道什么,就可以學到什么。這一切來得是那么自然,不加雕飾。工友們彼此是開放的,從來不怕把知道的告訴別人。而中國公司的員工就沒有這樣超脫,他們常常會彼此設定一些壁壘,而領導也樂得員工各管各的,這樣他就有了獨特的俯瞰能力。
深耕:一刻接一刻的精進
我們小公司拼命想擠進大公司行列,而豐田公司卻有著把大公司做小,把細節(jié)做透的本事。高遠的志向、整體的俯瞰與細節(jié)的深耕,這是豐田架構的3個要件。我看也是一般制造業(yè)公司和組織架構的3個要件。志向和俯瞰,最終要落在實處,落在細節(jié)上才是有力的。
如何讓員工沒有恐懼,安心、承當、精進,這是豐田公司很有功力的地方。一般豐田公司從來不做理念培訓和精神道德培訓。因為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不是培訓所能傳遞的,必須是在做事的過程中自己去煉心。
這種煉心,不是像中國公司通常做的那樣,反復灌輸相應的理念,美其名曰“洗腦”,實際上是瞎耽誤功夫。人是能夠思想的動物,而人的成就多是在他不用心思、不假思索時完成的。一旦人們妄想、沉思或將一切都概念化的時候,原有單純的潛意識便被遮蔽了。
豐田方式就是在這種“童心”的左右下誕生的。當時豐田公司很窮,又經(jīng)歷過幾乎倒閉的危機,于是大野耐一認定一切要以窮人的眼光來進行生產(chǎn):不要庫存,不生產(chǎn)次品。在創(chuàng)建這一系統(tǒng)時,大野耐一遇到了無法想像的抵抗,而他以自己獨特的強勢管理和絕妙的造人之道,把公司的每一個需求,都轉化為員工真正喜歡做的事,將所有抵抗逐一化解,從而成功確立起了TPS。
豐田公司構造3要件:志向、俯瞰、深耕,很值得中國公司引進和學習。當然,不是在理念層面上的學習,而是在實際運作中,有煉心的自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