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部、農業(yè)部等六部委叫停“無抗奶”的公告發(fā)布后,昨天,北京商家開始對含有“無抗奶”標識的產品進行下架處理,長達7年的“無抗奶”爭論至此被叫停。但是,有奶企及業(yè)內專家表示:侵害消費者健康的“有抗奶”在市場上仍然存在,而“無抗”應當是奶企的最低道德準則,建議政府部門加快修訂相關國家標準,并出臺措施嚴禁奶企收購抗生素殘留原奶,從而真正保護消費者健康。
>>市場反應 物美等率先下架
據(jù)了解,目前北京市場銷售的標稱“無抗生素”液態(tài)奶、奶粉主要集中于光明、完達山及三元等品牌,涉及光明的17種單品及完達山、三元的10個品種。
昨天一早,物美所有門店和美廉美超市全線下架包括上述三個品牌的“無抗奶”。超市發(fā)、易初蓮花等大型超市昨天也表示,已開始下架相關奶制品。
昨天下午,記者在沃爾瑪萬達廣場店及家樂福國展店發(fā)現(xiàn),兩家店內仍有光明“無抗奶”在售。沃爾瑪有關負責人昨天下午5點多對記者回復稱,超市已接到相關文件,要求對奶制品的商品標簽標識進行自查自檢,超市已通知采購商與供應商聯(lián)系做好下架準備。
>>叫停探因 可能緣于“解抗劑”
2002年初,光明乳業(yè)在國內率先打出“無抗”牌,在業(yè)內引發(fā)爭議。爭論了7年的“無抗奶”為什么現(xiàn)在突然被叫停?
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王丁棉昨天表示,此次叫?!盁o抗奶”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添加劑問題。今年3月9日,衛(wèi)生部公布了《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近期工作重點及要求》,其中指出,β-內酰胺酶(解抗劑)可以用來掩蔽抗生素,冒充“無抗奶”。
“解抗劑的作用就是將‘有抗奶’中的超標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順利通過檢測”,王丁棉表示,叫?!盁o抗奶”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企業(yè)在牛奶中使用解抗劑。
>>企業(yè)反應 下架合格產品不合理
“既然國家出臺了這個政策,我們一定會執(zhí)行”,北京三元相關人士昨天表示,他們會考慮更換產品包裝,不再使用“無抗奶”的字樣。光明乳業(yè)相關負責人龔妍奇則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對產品包裝進行更換。昨天,記者欲采訪完達山宣傳部長王凱勝,但其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但是,我們的產品質量是合格的,下架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龔妍奇表示,歐美國家要求原料奶一定是“無抗奶”,光明為了與國際接軌,于7年前開始推動“無抗奶”事業(yè),為此已投入近1億元。目前,國家標準中對原奶抗生素殘留并沒有強制性規(guī)定,抗生素也不是必檢指標,即便新政策不讓在產品上標注“無抗”,但光明仍會繼續(xù)對每批產品進行抗生素檢測。龔妍奇昨天還代表光明承諾:光明“無抗奶”中絕對未使用任何解抗劑之類的物質。
■消費提醒 酸奶不含抗生素
選購牛奶時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將抗生素的危害降到最低?王丁棉表示,酸奶中肯定不含抗生素,因為含有抗生素的奶乳酸菌不能生長、發(fā)酵,根本做不成酸奶。盒裝奶和袋裝奶生產時要經過瞬間高溫或巴氏滅菌消毒,也會使部分抗菌藥分解。最不能喝的是直接擠出來的散裝奶,因為個體散養(yǎng)的奶牛比奶牛場封閉飼養(yǎng)的奶牛更易患病,牛奶中是否有病原菌和抗生素殘留也無人檢測。
>>專家觀點 新政策與國標矛盾
“六部委出臺相關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王丁棉昨天表示,我國的產奶牛共有850萬頭左右,每頭牛不可能不生病,生病的奶牛在使用藥物后4天內所產牛奶中都有抗生素殘留,是不能進入商品奶渠道的,但不少奶農為了減少損失,仍然讓這些原奶進入了商品銷售渠道。
據(jù)王丁棉介紹,“無抗奶”已成為通用的國際化原料奶收購標準,但國內的養(yǎng)牛業(yè)生產水平比較低,奶品衛(wèi)生標準要求也比較低,直到目前仍沒有這樣的硬性指標。2001年9月農業(yè)部發(fā)布了《無公害食品——生鮮牛乳》行業(yè)標準,這一標準對生鮮牛乳提出了衛(wèi)生指標要求,其中明確“抗生素不得檢出”。
“讓人無奈的是,《無公害食品——生鮮牛乳》至今只是一個推薦性行業(yè)標準,企業(yè)可以遵照執(zhí)行,也可以不執(zhí)行,沒有強制性。而20多年前的GB6914-86《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作為目前仍在執(zhí)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依然沒有抗生素這個指標。也就是說,即使在原奶中檢出抗生素殘留,但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有抗奶’依然是合格乳品,依然可以加工銷售,可以披著合格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餐桌。”
“2006年,相關部門著手對上述國標進行修訂,但隨后擱淺了”,王丁棉表示,現(xiàn)在六部委出臺了新政策,規(guī)定禁止銷售、收購和加工尚在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畜所產、不符合健康標準或者未經檢疫合格的奶畜所產以及其他不符合法規(guī)標準的生鮮乳,但是國家標準仍是20年前的標準,所以從某種角度看,新政策與國標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可能導致消費者產生新的誤解和盲從。希望政府部門能盡快從三個方面出臺配套措施,從而使新政策真正實施到位。首先,加快修訂國家標準,強制規(guī)定所有乳制品企業(yè)拒收抗生素殘留原奶;指定一個專門的部門對奶源抗生素殘留進行檢測;另外,牛不可能不生病,要有相應機制對農民進行補償,譬如以較低的價格統(tǒng)一收購和處理抗生素殘留牛奶。
本報記者 胡笑紅 實習記者 石宏毅
更多精彩新聞請訪問京華網www.jinghua.c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