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與蔚小理達成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一次實質性合作:新勢力走向“共和”意味著什么?
俗話說得好,同行是冤家。但到了小米和蔚小理這里,畫風就有點不一樣了。
先是雷軍盛情邀請李斌、李想、何小鵬參加小米Su 7發(fā)布會。接著,這四家企業(yè)又聯(lián)手整了個大活。小米汽車官宣,與蔚來、小鵬、理想達成充電補能網絡合作,14000+ 蔚來充電樁、9000+小鵬充電樁,6000+理想充電樁入駐小米充電地圖,同時支持(理想為部分支持)小米汽車掃碼充電。
這事,你可以說雷軍人緣好,一呼百應;也可以說李斌、李想、何小鵬講義氣,在小米汽車還未完全成長起來時,就大力支持其發(fā)展。但有一點不可忽視——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yè)之間的第一次實質性合作,之前各大車企可沒少打口水仗。那么,此次意義非凡的合作背后有著怎樣的深意呢?
行業(yè)進入洗牌期 需要抱團取暖
當前的時間節(jié)點,其實很是微妙。一方面行業(yè)龍頭初步顯現(xiàn),比亞迪進入全球前十,吉利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突破10萬輛;另一方面,極越汽車、高合汽車、威馬汽車紛紛被曝出陷入經營困境。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已經進入了洗牌期。
實際上,雷軍、李斌、李想、何小鵬對行業(yè)進入洗牌期是有清晰的認知的。雷軍早就說過:“未來世界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前五大品牌會占據(jù)80%的市場?!焙涡※i也曾表示,未來10年中國汽車主流品牌將剩7家,年銷百萬是入場券。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蔚小理和小米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代表。不過從銷量上來看,蔚小理和小米中任何一家,都沒有拿到何小鵬口中的入場券,即年銷百萬。4家造車新勢力中,銷量最大的理想,也只是在今年11月實現(xiàn)了累積銷量達到100萬輛的成績。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在蔚小理和小米還在為獲得入場券苦苦掙扎時,已經有人拿到門票開始揚帆起航了。不提已經進入世界前十的比亞迪,今年11月,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已經達到了12.25萬輛,做穩(wěn)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老二的位置。
所以,在行業(yè)進入洗牌期,而自己又沒有拿到入場券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之間加強合作,避免無謂的內耗,就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瞄準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
缺口巨大 增量市場廣闊
除了宏觀層面的意義,此次小米與蔚小理的合作也有實際業(yè)務上的意義——不僅是方便小米汽車車主充電,還瞄準了更加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有兩個特點,一是市場缺口巨大,二是增量市場廣闊。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乘用車市場超過50%),如果保持這一滲透率不變,未來10年我國將新增超過1.2億臺新能源汽車。
市場缺口方面,據(jù)“中國充電聯(lián)盟”消息,截至 2024 年 11 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shù)量為 1235.2 萬臺,同比上升 49.5%。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為73.4萬臺,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為302.2萬臺,同比上升35.7%。
那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如何呢?公安部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4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2472萬輛。1235.2 萬臺充電樁對應2472萬輛新能源汽車,平均2臺汽車共享一個充電樁,而且現(xiàn)實情況有可能比這還要糟糕。因為1235.2 萬臺的充電樁數(shù)據(jù)是截至今年11月的,而247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數(shù)據(jù)是截至今年6月底的。而且,在1235.2 萬臺充電樁中,有大量私人充電樁,而這些充電樁大部分可能是不對外開放的。
增量市場方面。工信部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1.6萬輛和8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7%和32.5%,同期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7萬輛和2157.1萬輛,滲透率約為40%(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50%)。
如果保持40%的滲透率不變,以2023年全國汽車銷售量為3009.4萬輛為基準計算,未來10年,將會新增1.2億臺新能源汽車。這將催生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
目前,蔚來已經瞄準了這一市場。
蔚來董事長兼CEO李斌曾表示,蔚來在充換電業(yè)務是超前建設,之前業(yè)界關注的充換電站大都布局在城區(qū)或者高速,但蔚來需要更清晰的規(guī)劃目標,真正打消用戶的里程焦慮。
按照蔚來的計劃,蔚來將于2025年6月30日前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14個省級行政區(qū)實現(xiàn)“換電縣縣通”;到2025年12月31日,新增13個省級行政區(qū)換電縣縣通;2026年開始,將攻堅其余7個省級行政區(qū),覆蓋全國超2,800個縣級行政區(qū)。
而且,如果此次合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說不定未來四者之間會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因為小米和蔚小理的業(yè)務有一定的互補性。小米除了造車還是我國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目前車機互聯(lián)已是大勢所趨,手機不僅可以做車鑰匙,還可以實現(xiàn)在車內投屏使用手機導航、音樂、通話、遠程監(jiān)控與定位、遠程調節(jié)車輛設置等。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小米手機就需要尋求汽車廠商的支持。
相關閱讀
- 芯邁半導體港股IPO:單一最大股東僅控制13.29%的股份 外部董事占據(jù)董事會5/7席位
- 玲瓏輪胎擬港交所上市:原材料漲價,利潤連續(xù)2個季度同比下滑 長短期借款132億依然大規(guī)模擴張
- 天聚地合—開源Jenius智能家居控制項目
- 摯達科技港股IPO:現(xiàn)金及等價物僅有7441萬,資產負債比率達900%,還要戰(zhàn)略性降價以擊退競爭對手
- 利歐股份擬港交所上市:實控人王相榮連續(xù)三年被證監(jiān)會處罰 公司利潤表現(xiàn)關鍵或在于理想汽車股價表現(xiàn)
- 立訊精密擬港股上市:毛利率連續(xù)6年下滑從21%下降至10% 應付賬款530億應收賬款僅313億
- 歌爾股份分拆歌爾微電子港股上市:應付賬款、票據(jù)之和近190億 比應收賬款、票據(jù)之和多98億
- 星源材質港股IPO:增收不增利去年核心業(yè)務毛利率下降16個百分點 長短期借款91億貨幣資金僅有30億
- 星環(huán)科技擬港交所上市:年虧損額持續(xù)擴大去年虧損3.43億元 去年底剛定增失敗
- 奧克斯擬港交所上市:ODM業(yè)務占比趨近50%主要為海外客戶 研發(fā)總經理曾是格力員工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7-09 13:16 | 三重煥新,啟航未來——Pivotal中文品牌發(fā)布暨喬遷新址、新官網上線
- 04-10 11:21 | 為“首發(fā)經濟”注入創(chuàng)新動力,CMEF見證寬騰醫(yī)學影像技術革新
- 02-20 18:53 |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價格戰(zhàn)開啟,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
- 12-30 16:36 |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
- 11-26 18:19 | 眾興菌業(yè)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合同書》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yè)園項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fā)中心-精裝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 11-26 09:53 |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
- 11-26 09:37 | 煒岡科技擬以1.49億購買衡所華威9.33%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fā)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